谭萌
区域国别学. 2024, 36(5): 259-2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下半叶的“叙事转向”推动社会科学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创新,其所蕴含的反思理念和主体意识对理解当下中国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作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区域国别学的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相互嵌入,与之相应的讨论与实践既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景象,也期待形成更具系统性和可持续性的共识。立足叙事之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现实诉求,本文围绕叙事的理论内涵、生成逻辑和主体行动,探究区域国别学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的互嵌逻辑与经验,认为转化叙事结构、培养叙事主体、提升叙事能力可作为推动交叉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互促的路径。在理念层面,叙事作为一种视角有助于剖析既有区域研究知识生产的“地方性”,呈现“全球书写”的主体性和历史性;在经验层面,叙事作为一种过程再现中国区域国别学学术实践的多样化发展,有助于理解中国进行“全球书写”时的多主体交互境遇;在现实层面,叙事作为一种策略成为推动区域国别学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的抓手。在此基础上,本文拟阐明以学术研究实现知识转化的经验和机制,并探索以叙事带动对话的可能路径,以此延伸区域国别学的可扩展性和可持续性。